洁净区气流流型测试是保障药品生产环境控制的核心环节。本文系统分析了气流流型测试的技术要点与管理要求,结合国内外检查典型案例,提出改进建议,并为您推荐目前诸多药企中使用率较高的气流流型检测仪,为药品生产企业优化气流流型测试体系提供参考。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洁净区通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控制、环境洁净度维持等要素确保产品质量。作为洁净环境控制的四大关键要素之一,气流组织直接影响温度分布、微粒扩散、自净效率等核心参数。研究表明(GB 50073-2013、ISO 14644-1:2015),适宜的气流流型能够有效实现:
消除空气微粒滞留维持温湿度均匀性
确保首过气流保护
建立合理压差梯度
阻断交叉污染风险
测试实施的关键要素
需基于风险评估确定测试范围,重点关注:无菌操作核心区(A级层流保护区域)
关键物料传递通道(隧道烘箱至分装区)
B级背景环境死角区域
动态操作界面(RABS门开启区域)
特殊设备运行状态(层流小车倾斜工况)
气流流型测试提供了显形条件,从而能够直观清晰地判断气流的作用效果。气流流型测试应根据生产操作风险级别和操作流程设计、厂房设施设备设计综合确定,其开展区域范围、具体测试项目和标准应经系统风险评估后确定,药品生产企业应梳理需开展气流流型测试的区域,并建立测试策略/ 方案与清单,应当能够证明所用气流方式不会导致污染风险并有记录(如烟雾试验的录像)。
一般考虑以下情形需要开展气流流型测试:
①药品生产的高风险操作区(如放置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灌装区等)的气流流型应当用均匀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且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8],任何可能影响该区域气流的干预操作都应进行气流流型测试[8-9],从而确认单向流对关键区域的保护作用,防止湍流或异常气流对无菌操作的影响。
②对于单向流保护的可开放区域(如B 级洁净区内的开放式限制进出隔离系统),其开门位置应进行气流流型测试,以证明在开放状态下及开放动作时不会有低级别空气侵入。
③对于存在压差梯度的临界区域(如隧道烘箱至分装区的小瓶传递通道、灌装区与轧盖区传送通道等),应进行气流流型测试,以证明空气流向符合预期设计。
④产品暴露区域所在的B 级背景环境,应进行气流流型测试,以确定B 级环境气流设计的合理性(如无“空气死角”等)。
⑤参照A 级洁净区管理的气流屏障设备(如转移无菌分装组件的层流小车、层流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等),也应进行气流流型测试,确保其工作状态下气流的吹扫及保护作用。
⑥此外,部分指南[10] 说明,气流流型测试通常也可用于非单向区域的ISO7 级和ISO 8 级的洁净室,通过采用中性悬浮的可视化烟雾确认粒子易积累区域是否存在气流停滞现象,并将该测试作为确认、维护和监测无菌药品生产厂房性能的重要活动。
药品生产企业多采用示踪剂注入法(烟雾试验),实施时需注意:选择密度与空气相近的介质(建议密度差<5%)
控制发烟速度(推荐0.3-0.6m/s)
使用医用级无毒挥发性介质
采用多角度同步摄像系统
气流流型测试方案科学性与实施要点总结
风险管理导向需基于设施设备布局、生产工艺的全面风险评估制定
评估应涵盖厂房结构、送风系统、操作流程等关键要素
动态测试需重点评估固有/纠正性干预的代表性操作
核心要素完整性
明确测试区域的静态/动态工况条件
制定多维度可接受标准(气流均匀度、干扰耐受性、区域间压差等)
规范测试参数:发烟介质性质(比重残留风险)、设备选型、拍摄方案
动态测试需模拟代表性干预动作(人员交叉操作、设备异常状态)
设计缺陷未覆盖RABS门开启对隧道烘箱气流的影响
忽略设备设计缺陷(如胶塞料斗倾斜影响气流)
关键区域动态测试缺失(层流小车、生物安全柜)
执行偏差
烟雾测试与实际工况差异(开放状态模拟不足)
视频记录不达标(拍摄角度、分辨率、标识缺失)
测试人员操作与SOP不符
管理漏洞
未建立定期测试制度(首测/定期/变更情形)
测试结果未融入环境监测体系
电子数据管理不规范(存储周期、可读性验证)
风险控制框架
√ 建立三维评估模型:洁净级别×设备布局×操作流程
√ 制定最差条件清单(人员密集操作时段、设备满载状态)
√ 实施分级管控:关键区域动态测试频率>一般区域
测试执行强化
▶ 视频采集规范:多机位覆盖(固定+移动视角)、时间戳校准
▶ 烟雾模拟优化:采用梯度显影技术(不同比重介质组合)
▶ 动态测试场景库建设:建立标准干预动作库(含非常规操作)
质量体系衔接
★ 建立测试-监测联动机制:根据流型优化环境监测布点
★ 异常流型分析流程:引入CFD模拟验证工具
★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原始视频保存期≥产品有效期+1年
智能化升级:引入AI视频分析系统实现流型自动判定
预测性维护:建立气流模式数据库进行趋势预警
人员能力建设:开发VR模拟训练系统提升测试技能
注:实施时应结合ISO 14644、GMP附录1等法规要求,确保测试方案既满足科学严谨性,又具备现场可操作性。建议每年度进行气流模型验证回顾,评估设施变更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2] GB 50073-201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3] ISO 14644-1:2015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4] PDA TR13 Fundamentals of HVAC System Validation
北京中邦兴业OCEAN ONE Ⅲ气流流型检测仪作为第三代升级产品,凭借以下核心优势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气流可视化检测需求,助力制药、洁净室等领域的流型验证工作:
大容量发烟输出:发烟量超10000ml,终端输出稳定保持在7000ml(较二代提升40%以上),确保长时间连续检测需求。
烟雾粒径优化:粒径0.7~0.8μm,烟雾更轻且悬浮时间长,减少重力干扰,真实反映气流动态轨迹。

二、持久续航与智能控制
5L大容量水箱:续航能力提升25%,内置水位传感器联动水泵自动补水,维持水位≥1/2,保障发烟均匀性。

多模式操控便捷性:支持遥控器远程调控风量/雾量,配备物理按钮双重控制,并新增遥控器对码功能,避免丢失影响使用。
三、多功能设计与安全保障
设备维护升级:
风干模式:使用后自动干燥水箱,抑制细菌滋生。
智能散热系统:避免过热停机,支持长时间连续作业。
IP防水等级提升:抗溢水/淌水设计,杜绝漏电风险,适应潮湿复杂环境。

四、模块化配件拓展场景适应性
灵活管道系统:
医用级伸缩管搭配直管段(30cm/节可延长)、120°/90°/180°弯头及变径接头,适应狭窄或异形空间。
方形出烟孔与球形分布器结合,烟带形态更清晰直观。
专业辅助工具:
三角支架、手持/双固定伸缩支架,满足多角度检测需求。
吸盘式幕布可直接吸附彩钢板等表面,快速搭建检测环境。

五、可靠性提升与用户体验优化
运行稳定性:间歇性运行保护机制+散热设计,确保设备持续稳定输出。
快速响应操作:一键启动/暂停/重启功能,灵活应对检测中断或调整需求。

总结:OCEAN ONE Ⅲ通过发烟性能、智能控制、配件生态及安全防护的全维度升级,实现了更高精度、更长续航和更广场景覆盖,为气流流型可视化检测提供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
如您有洁净区气流流型检测验证参考法规、验证方案、仪器选型等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扫描添加工程师,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